月华如练,将一行人身影拉长在古道上。马蹄声碎在夜雾里,众人敛息控辔,唯余呼吸混着风响在鬓边游走。
滇地烟瘴起时,像打翻了陈年漆桶,墨色雾岚裹着腐叶腥气漫过马首。
沐晓解下丝帕浸了酒,分给众人捂住口鼻,指腹触到帕角绣的云纹——还是沐王府的旧物,花瓣边缘已泛毛边。
瘴气中前行如在混沌里摸路,马蹄偶尔陷进软泥,惊起几星流萤般的磷火。
黔地群山如铁铸屏风,羊肠道在绝壁上拧成细绳。雾岚浓得化不开,忽有狼嚎自深谷浮上来,惊得马匹踏空碎石。
朱允炆反手扣住香玺冰凉的指尖,她掌心薄茧擦过他掌纹——那是在苗疆采药时被荆棘划的。文奎攥紧父亲衣摆,却一声不吭,只盯着前路忽明忽暗的火把,像盯着飘摇却不熄的灯芯。
直到望见思恩村的灯火如散落星子嵌进山麓墨色里,香玺心尖微颤。指尖抚过鬓间鎏金簪,簪头白玉在暮色中洇着幽光——恍若六百年后某夜,它在玻璃展柜里凝着冷光,映见参观者模糊的指纹,而此刻正沉甸甸压着发间,缀着几缕山风吹乱的鬓丝,轻轻扫过掌心。
竹篱茅舍错落在溪畔,捣衣声混着牛哞飘来,田间农人直起腰,以沾泥的手掌抹汗,笑意里全是地气。
朱允炆下马时,草鞋已磨穿底,却望着村口老榕树笑了——树冠如伞撑开,树洞里供着不知年月的土地公,香灰尚新。
溪水漫过石板桥,将他们的影子揉碎又拼起。香玺摸了摸指间指环表,裂痕里的刻字在月光下闪着细光——就像此刻,前路未卜,却有暖意在掌心流转,比任何预言都实在。
“允炆,我们该停步了。”香玺指尖拂过他手背,语声浸着夜露的清润,“这里的山会接住我们的脚印,水会洗去衣上征尘。”
朱允炆抬眼望时,青嶂如屏,溪水绕着竹篱淌成银线,农舍炊烟正从黛瓦间漫出来,混着新麦的清香——这烟火气,比紫禁城的琉璃瓦更暖人肠。他喉结轻动,忽然懂得命运的结早已系在这方水土,不是流亡的终点,而是重生的始端。
在溪尾竹篱尽处,他们相中一方向阳坡地。朱允炆亲自握着工匠的手,指点飞檐弧度复刻玺院旧制。
凿木声里,他指尖摩挲着未完工的农具,忽然想起皇爷爷在奉天殿说“民生为天”时的神情,又想起香玺在日光下教他辨认粳稻与籼稻的模样。原来民生二字,从来都藏在谷粒坠地的轻响里。
朱允炆蹲下身,指尖碾开带露的春泥——这土色比紫禁城的丹墀温润得多,忽然觉得这粗粝触感,比当年握过的玉笏更真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