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州这边肯定是富裕地区,因为扬州其实就是当下的第一“国际大都市”,每年光是给清廷交的盐税就占了全国盐税总入的六成,故而有“两淮岁课当天下租庸之半,损益盈虚,动关国计”的说法。
赵安前世还听过一个夸张的说法,就是说如果清朝有GDP的说法,那扬州就贡献了清朝GDP的百分之二十五。
相当于其前世的广东、江苏、上海加山东四省(市)的财政总收入。
吓不吓人?
如果这个说法是真的,那就不得不让人震撼于扬州的巨富了。
不过,这个巨大的GDP产值还是盐税为大头。
盐商巨富也是世人公认,估摸把扬州的大小盐商家产抄一抄的话,上亿两白银可能没有,七八千万两是绝对有的。
这也是为何扬州的大小总商一个个都被乾隆当猪杀的原因所在。
天下首富之地是扬州,甘泉县则是扬州的附廓县,境内为土地肥沃的平原,又有运河贯穿全境,一年给朝廷贡献几十万两钱粮税不是小事一桩么。
再加上税课司收取的商税、杂税、田产买卖税,要论纳税能力,估计也就江那边的江宁、松江能和甘泉县扳一扳手腕了。
江苏首县不敢争,苏北首县则是板上钉钉。
只是再富裕,当官的也得把钱收上来,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个卷铺盖走人吧。
为这夏税的十五万两亏空,甘泉县大小单位早就连轴转,税课司那边也在酝酿收取今年的第四次捐税,总的下来还是要有几万两亏空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