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嗨书

小嗨书 > 非洲创业实录 > 第八十二章 德语国家组织(第4页)

第八十二章 德语国家组织(第4页)

而贸易领域,东非的作用也比德奥两国要突出,之所以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,在于东非的经济体量更大,门类更多,发展更加全面。

就比如德国,虽然德国经济也很强,但德国闻名于世的主要是工业产品,绝大部分国家从德国进口商品也主要是工业品。

而东非不仅是工业大国,同时是农业大国,矿业大国,尤其是在橡胶,棉花,茶叶,咖啡等农产品领域,铬,锰,石油等重要矿产产品的国际贸易量都很大,甚至足以影响这些重要物资的世界价格波动。

而毫无疑问,东非工农矿业的发达,使得德语在世界贸易中的权重也越来越高,甚至这让德语有了挑战法语和英语的基础。

而除了英法德西四种语言以外,世界其他语言的影响力,就小了不少。

20世纪初,汉语人数最多,但是国际影响力有限,甚至不如日本。

葡萄牙语,东非可以说是促成葡萄牙语衰落的主要罪魁祸首之一,如今葡萄牙语的影响力基本上靠巴西这个农业国支撑,至于葡萄牙本土和殖民地,几乎可以忽略不计,葡萄牙本土彻底被巴西超越,而葡萄牙的殖民地实在太少太小,基本上以一些规模不大的岛屿为主,像佛得角,东帝汶之类的。

俄语,俄语也随着沙皇俄国时代的扩张,成为比较有影响力的语言,但这些地方基本被沙俄吃干抹净,成为俄国,也就是如今苏联的一部分。

虽然,苏联很大,人口很多,但是这显然不足以支撑现阶段俄语成为世界语言之一。

对比,现在不仅德语国家数量众多,而且经济大部分都不错,体量也比较大,世界分布也比较均衡。

唯一稳稳压德语一头的,仅剩下英语,而东非所倡导的德语国家组织,其目的就在于推动德语追赶英语,至少两者应该并肩齐驱,当然,能超越英语就更好了。

恩斯特说道:“奥匈帝国是重要的德语国家,如果它解体,毫无疑问,在如今奥匈帝国境内,德语的影响力将大大萎缩,所以单从这个角度来说,奥匈帝国保留下来,就对我们是有利的。”

虽然奥匈帝国是多民族国家,而且政体上匈牙利和奥地利共享权力,但毫无疑问,德语在奥匈帝国占据绝对优势。

除了奥地利以外,在匈牙利,波西米亚,达尔马提亚等等地区,也有大量德意志人居住。

再者,奥匈帝国的政治,文化,经济领域也以德意志语为主,就比如匈牙利的统治阶层,他们嘴上反对奥地利,但是大部分人肯定也会德语,这种情况在奥匈帝国的其他区域同样存在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