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真论德国社会财富的流失,荷兰,瑞士,丹麦等德国的邻国,还有美国等海外国家前期对德国贸易,拿得都不算少。
最让德国在意的是,东非作为德意志国家,在一战中坐上观璧,从而导致德国失去了制霸欧陆的最佳机会。
一定程度上来说,欧洲霸权放在20世纪初,就是世界霸权,只要夺取了欧洲的霸权,那德国的所有损失,不仅能够弥补回来,而且还能翻倍的获得收益。
到那时,德国顺势从英法等协约国手里征收战争赔款和各种社会财富,还能接管他们庞大的殖民地,与之相比,东非从德国“敲诈”的那些东西完全不值一提。
但是,现实结果就是一战导致协约国和同盟国两败俱伤,东非和美国赚的盆满钵满,等到战后,德国把主要责任推卸到东非的头上。
这并非特例,实际上英国人对美国也有类似看法,当然,反过来东非和美国自认为不欠德国和英国人什么。
最委屈的肯定是美国人,毕竟美国后期是真的加入战争了,现在美国退役老兵们还在讨要抚恤和退休金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当然,以美国的德行,即便他们从一战中摄入大量利益,恐怕美国参战士兵也得不到什么好下场,前世就是如此。
总而言之,如今德国在面对东非的态度上,极度心理失衡,这也导致近些年来,东非和德国关系转冷。
不过,虽然两国关系转冷,这并不影响两国间贸易和文化交流领域的发展,毕竟,仇恨东非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,而且一战刚刚结束时,德国也需要东非帮助,从而让德国经济尽快恢复。
就比如债务延期,市场开放,物资供应等问题,在战争刚刚结束的困难时期,德国是必须和东非进行交涉的。
而现在,德国基本上恢复了元气,所以,德国开始倒算也不出乎意料,更何况德国人本身在骨子里对东非这种混血国家有一定的歧视。
如今,德国巴伐利亚的某个演说家,就时常在啤酒馆等公共场合表示:“……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认知错误:认为黑人或者黄种人可以变成德意志人,因为他学会了德语,并愿意在将来讲德语,他就能成为德意志人,我们永远不能清楚地看到:这种‘德意志化’的过程,实际上是一种‘去德意志化’……这种过程不是‘德意志化’,而是在摧毁德意志民族的元气……”
毫无疑问,阿道夫的这种言论,等于指着东非的鼻子骂,但是,这正是阿道夫拉选支持的一种办法,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