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门75毫米和105毫米火炮一字排开,炮口直指潍县城墙。金属碰撞和摩擦的声音,在黑夜的阵地上显得格外悦耳。
“放!”
一阵阵震耳欲聋的巨响后,炮口喷出耀眼的火光。高爆榴弹划破夜空,带着尖锐的呼啸声飞向城墙。
“装填!快!”
战士们机械地重复着装填、射击的动作,炮弹一发接一发地砸向城墙,
“轰!轰!轰!”
潍县城墙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城墙,主要由夯土和砖石构成。
这种结构整体较为坚固,的确对中、小高爆榴弹有一定的抵御能力,但在持续炮击下仍可能被破坏。
如果集中多门75、105毫米对同一段进行持续打击,那么最终肯定可以导致结构失稳,进而坍塌,这也是老李叮嘱同志们不要太实在的主要原因。
当然了,为了给足鬼子们压力,也是为了方便开展后续的进攻,潍县城墙还是被轰出了几个大不大小的缺口。
其中面积最大的一处,砖石碎片散落了一地。夯土裸露在外,像一道狰狞的伤口。
浓烟中,还隐约可见一些不怕死的鬼子正在堆砌沙袋,试图阻挡即将到来的进攻。
大约半个小时后,炮声渐渐停歇,阵地上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。
饶是陆战一旅的炮手人均华夏猛男,前后两轮炮击也让同志们累得够呛。大家喘着粗气,耳朵里更是嗡嗡作响。
不过远处的潍县城墙也不好受,它在刚刚的炮火中摇摇欲坠,仿佛随时都会崩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