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契丹若是南下,我等应敌便是。可若是北上,那便避免了兵戈,我奉国为何还要出兵。”
霍端孝目光内敛,微微一笑:“契丹与我奉国皆为关外强国,二虎处于一山,早晚有生死一战!”
“若是契丹北上室韦,两家必然斗个不死不休。而契丹又遭了瘟,后方必然空虚,此乃天赐良机,我奉军岂有不出兵之理?”
“这......”一众文臣皆是沉默不语。
又要打仗啊?
奉国建国一年,就打了一年的仗。
如今国内百废待兴,刚准备休养生息,恢复民力,若是再出兵,岂不是又要陷入动荡?
未等文臣反驳,台上的李彻缓缓开口:
“以本王对耶律大贺的了解,他绝不会北上,必然会南下!”
看到众臣齐齐看来,李彻面色平静道:“我们从契丹的角度来看,奉军兵戈强盛,本王也算得上雄心壮志,有开疆拓土之宏愿。”
“他若是北上,无论能不能打过室韦,本王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。”
“如此,倒不如孤注一掷,从一开始就选择南下和我奉国决战!”
“届时,他还可以遣派使臣,说服靺鞨各部、黑水靺鞨和室韦,从他们那里借兵。”
“如今,关外各族早已将我奉国视为洪水猛兽,他们也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,大概率会借兵给耶律大贺。”
李彻面色凝重,微微叹了口气:“接下来,我奉军要面临的未必只有契丹军,很可能是关外诸族的几十万联军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