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嗨书

小嗨书 > 明落之玺 > 第114章 禅心顿起(第2页)

第114章 禅心顿起(第2页)

春日,暖阳倾洒,万里晴空澄澈如琉璃,微风轻拂,宫檐铜铃悠悠作响。

陡然间,平地起风,裹挟着刺骨寒意,呼啸而来。风声凄厉,众人衣袂猎猎作响,身形在风中摇晃,瑟瑟发抖,眼中满是惊惶。

朱允炆俯瞰百官,见众人神色茫然、面面相觑,心中五味杂陈。沉默片刻,他抬手无力挥了挥,低声道:“退下吧。”

朝堂旋即陷入死寂。曾经的少年天子,身姿不再挺拔,身影愈发佝偻,被命运裹挟,徒留无奈落寞 ,在空旷朝堂上形单影只。

待众人离去,朱允炆独坐大殿,下意识轻抚太祖御笔书卷。泛黄的书页、褶皱的书角,诉说着岁月沧桑,也承载着他对皇爷爷的思念与当下的迷茫。

案头之上,梅殷的八百里加急奏折层层堆叠,宛如一座小山,最上面那封奏折的火漆印已然裂开细纹,好似下一秒沐家的三十万铁骑就会踏破这脆弱封缄,奔涌而来。

一阵尖锐的呜咽声从檐角传来,那是铁马在风中相互撞击发出的声响,仿若在低诉着王朝的飘摇。

朱允炆猛地转身,手肘撞到暗格,“啪”的一声,那个尘封多年的檀木盒滚落于地,洪武朝特制的龙涎香混着霉味涌出,二十年前朱元璋握着梅钦的手藏入密匣时,曾言:“此物非到绝处不可启。”

盒盖弹开,一本度牒露了出来,上面“洪武三十一年敕造”的金粉在昏暗光线中簌簌而落,仿若时光的尘埃。

朱允炆望着木盒中的旧袈裟、佛珠、度牒、剃刀、褶皱舆图和火镰,满心疑惑,猜不透朱元璋留这些的深意。

舆图展开时带起的气流掀翻琉璃灯,火光摇曳间显出地宫密道旁朱笔小注:“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,僧录司左善世监造。”

这条南京皇宫的地下密道图,宛如一条脐带,从皇宫深处延伸至南京城外,似在为他指明一条退路。

朱允炆怔怔地望着舆图中那条密道,祖父临终前那苍老而关切的声音,骤然在耳畔炸响:“吾孙,若日后局势危急,万难支撑,皇爷爷为你留了退路 …”

朱允炆抓起褪色的八宝袈裟,内衬忽现的苍劲行楷映入眼帘:“癸未年惊蛰,如净。”这是朱元璋年轻时在皇觉寺出家时所穿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