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媒体最后给出的模拟中,胡思睿会以62%的概率获得MVP的奖杯,而排在第二的纳什只有31%,刚好是他的一半,剩下的7%被鲨鱼和石佛瓜分掉了。
胡思睿十分清楚,媒体的模拟并非是自娱自乐,而是对于最后的MVP投票的重要风向标,他们的排名会影响投票人的选择。
在那些毫无悬念拥有压倒性优势的赛季里,媒体的模拟选择可能并不重要;可若是放到一个竞争激烈充满悬念的赛季,媒体的喜好将会决定谁获得MVP。
其中最有说服力的就是1989-90赛季,三大MVP热门的得票率分别是“魔术师”埃尔文·约翰逊的26%、“飞猪”查尔斯·巴克利的25%和“飞人”迈克尔·乔丹的23%。
这三人的票数几乎大差不差,竞争十分激烈,给谁几乎都有可能。
而无论是从造星的角度,还是从对各自球队的提升程度来看,乔丹和巴克利都比魔术师更值得获得这座MVP奖杯,他们更年轻,是“魔鸟”之后的接班人。
但是以后来人的角度,我们都知道,MVP最后还是给到了魔术师约翰逊。
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大概是这个健谈的家伙和媒体们的关系更好,而另外的那两个家伙就没有这方面的加成。
现如今,胡思睿身上的年龄、国籍、人种、战绩以及数据都能带来极大的噱头,而他本人也与大部分媒体保持良好的关系,他从来不会在赛后因为情绪而拒绝采访或者“Next question”,这是一个加分项。
当然,还有一个隐藏的助力就是胡思睿背后的耐克公司,他们自然知道到底是纳什获得MVP能为他们带来的商业价值更高,还是胡思睿带来的价值更高。
作为NBA的大金主之一,NIKE在这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决定权。
-----------------
5月6日,这场备受瞩目的MVP争夺大战,终于落下了帷幕。